首页 > 产品专区 > 集合计划 > 概况
所有分类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852099)
债券型
- 最新净值 1.0088
- 累计净值 1.5222
- 净值日期 2023-05-30
- 日增长率: 0.07%
- 近3个月: -1.44%
- 近1年来: 0.05%
- 成立以来: 0.69%
基本信息
产品全称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C份额 (852099) | |
产品简称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产品类型债券产品 |
托 管 人 民生银行 | 成立日期 |
起购金额10元 | 参公日期2022-03-15 |
追加投资10元 |
风险等级
- R2风险
投资信息
投资目标 | 本集合计划采取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品种,强调资产配置的均衡,分散风险。严格管理权益类品种的投资比例,把握相对确定的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追求集合计划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
---|---|
投资范围 | 本集合计划的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债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次级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等)、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创业板、存托凭证及其他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允许买卖的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下简称“港股通标的股票”)、国债期货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集合计划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
推广对象 | 本集合计划属于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预期风险和收益水平低于股票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股票型基金、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货币市场基金。 本集合计划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
分红记录
权益登记日 | 分红金额(元/每份) | 红利发放日 | 份额再投资日 |
产品净值查询
- |
产品名称 | 日期 | 单位净值(元) | 累计净值(元) | 涨跌幅(日)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30 | 1.0088 | 1.5222 | 0.07%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29 | 1.0081 | 1.5215 | -0.11%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26 | 1.0092 | 1.5226 | -0.01%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25 | 1.0093 | 1.5227 | -0.03%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24 | 1.0096 | 1.5230 | -0.13%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23 | 1.0109 | 1.5243 | -0.22%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22 | 1.0131 | 1.5265 | 0.18%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19 | 1.0113 | 1.5247 | -0.02%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18 | 1.0115 | 1.5249 | -0.03% |
海通鑫诚六个月持有C | 2023-05-17 | 1.0118 | 1.5252 | -0.03% |
投资经理
- 邱博文先生,硕士,拥有8年金融从业经验,曾就职于国开证券固定收益部任投资经理兼投顾业务负责人,2018年6月加入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固收二部,现任公募固收部投资经理。
参与费率
认购金额(M) | 认购费率 |
-- | 0% |
申购金额(M) | 申购费率 |
-- | 0% |
退出费率
持有期限(D) | 赎回费率 |
D < 7天 | 1.5% |
D ≥ 7天 | 0.0% |
其他费用
管理费 | 托管费 | 销售服务费 |
0.5% | 0.05% | 0.4% |
产品公告
2023-05-18 |
|
2023-05-11 |
|
2023-04-13 |
|
2023-01-17 |
|
2022-12-02 |
定期报告
2023-04-23 |
|
2023-03-31 |
|
2023-01-28 |
|
2022-10-26 |
|
2022-08-31 |
法律文件
2022-12-08 |
|
2022-12-08 |
|
2022-03-09 |
|
2022-03-09 |
|
2022-03-09 |
历史查询 请参考信息披露产品说明书
温馨提示 投资有风险,以上产品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敬请投资人在投资产品前认真阅读《产品合同》、《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产品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